金門陸島酒店
房間遊覽
最新消息
網路相簿
鄰近景點
聯絡我們
交通指引
選 單
金門陸島酒店
房間遊覽
最新消息
網路相簿
鄰近景點
聯絡我們
交通指引
交觀業字第1426號
金城老街
金城老街自唐宋時期就已頗具規模,清康熙年間更成為主要的中心,珍貴的古蹟、懷舊的建築、老舊店面、店門口陳列砲彈的製刀老舖…等,保存最為純樸單純的原始風貌。另有廣東粥、蚵嗲、蚵仔麵線及肉羹…等多樣美食小吃,老街內設有許多金門特產店鋪,欲採購金門特產的民眾也可到此購買。
天后宮
當地人稱為大媽祖宮,於宋朝建廟至今已有300年歷史,經多次重建、整修及擴建,而形成現金的輝煌氣勢,為金門本島歷史最久的天后宮。農曆三月馬祖聖誕皆會展開媽祖遶境、做醮…等慶祝活動,與南門天后宮、料羅順濟宮並列金門三大媽祖廟。
北山古洋樓(北山古厝群)
「古寧頭」意指金門西北角的南山、北山和林厝等地的合稱,而其中位於北山古厝群中,最著名的就是這棟曾經遭受到戰火無情洗禮的北山古洋樓。在民國38年的古寧頭戰役期間,這棟中西合璧的洋樓因位於路口交通樞紐,曾為共軍的指揮所,因此國軍與共軍在此展開你來我往的火拼大戰,洋樓上斑斑彈孔與傷痕累累的斷臂牆垣見證了這一段怵目驚心的戰爭歷史。民國75年,趙萬富將軍接任金門防衛司令官,他將北山古厝群的殘樓整建,保存...
金城鎮風獅爺
金門從每年的十月至隔年的三月,長達有九個月的時間是風季,風速高達每秒四公尺以上的東北季風使得居民深受其害,因而隨著時間演變而發展出風獅爺信仰,當地居民相信風獅爺石像能夠有鎮風煞、祭煞、護風水與克制蟻害等作用,因此大部分的風獅爺都會擺設在村落的風口,面向東北方向。 根據金門縣政府統計,全縣現存的風獅爺共有68座,金城鎮數量最少,僅有6座風獅爺雕像。
風獅爺文物坊(水頭42號洋樓)
「風獅爺文物坊」位於水頭42號洋樓內,是一棟中西合璧式的建築,洋樓正面有著斗大的「紫雲衍派」匾額,為黃氏堂號。水頭42號洋樓是由黃永遷、黃永鑿兄弟自印尼經商致富後,匯錢回來將原本的閩南二落大厝,改建為座北朝南,鋼筋混凝土建造的二層洋樓,是水頭村裡最大的洋樓。 而「風獅爺文物坊」則是在民國81年,由本土陶藝家–黃金郎、王明宗所創立,利用當地的紅土為材料,並融...
鱟魚保護區
鱟魚有攤地活化石之稱,金門水試所自1999年便已成為全球鱟魚新生地為願景,開始展開鱟魚的培育工作,並特別於古寧頭潮間帶開闢八百多公頃海域作為保護區,並將水頭與夏墅海灘的鱟魚遷徙至保護區內集中管理。
模範街
模範街原名為自強街,民國14年由金門商會會長傅錫琪隊為集資興建而成,由32間連廊式洋樓店屋所組成,建築採中國式風格,裝飾雕花精美的窗飾及鳥踏,整體街道卻具日本大正時期的建築風格,成功融合中日式風格於一體,同時亦融合西式磚造,風格獨特,整齊美觀。民國50年代為其最為繁盛的巔峰時期,是金門現存最具特色的老街。
北山聚落
李姓聚居之地,範圍包含北山、南山及林厝三個聚落,村落中的建築形勢以一落二櫸頭、一落四櫸頭、二落大厝為主,聚落包含有著名的古寧頭戰役地標的北山古洋樓、李光顯將軍的故宅及高115公分,由花崗石雕成的北山風獅爺等景。
葉華成故居(金門高粱酒史館)
金門高粱酒是享譽國際的熱門名產,清澈如白水的高粱酒滋味醇厚濃郁,採用金門甘甜的水質與特殊的氣候條件製成,獨特的風味是許多老饕的最愛。而說到金門高粱酒,就不能不提金門高粱鼻祖–葉華成先生,因為戰爭讓他無法回到新加坡,便開始在金門落地生根嘗試釀酒生意,不料原先購買的白米原料受到海水浸泡,血本無虧,無奈之下改用高粱製酒,拜訪許多製酒師傅與請教北方軍人的意見,終於成功製出第一瓶金門高粱酒。 ...
金門嚨口海灘
嚨口村原名為「龍口」,因村落的西面有一處龍潭,全年出泉水,但後來筆誤寫為壟,直至民國五十四年才改為「嚨口」至今。 嚨口是民國38年古寧頭戰役共軍選擇登陸的地點,當年國軍在此成功抵擋了第一波的登陸攻勢,靠的就是現在海灘上還看見到的「軌條砦(ㄓㄞˋ)」裝置。 「軌條砦」是用廢棄的火車鐵軌製成,將鐵軌裁切成一截一截的鐵柱,並且將末端削成尖狀,以約五...
金門和平紀念園區
舊時為林厝砲陣地,保留原有建築及設施改建成為和平紀念園區,曾為古寧頭戰役時兩軍短兵相街的戰場,內部可見舊時的營舍及砲堡,砲堡內面牆壁上仍保留當年所繪的彈藥識別圖像。園區內另有座新建的胡璉將軍紀念館,紀念館旁落有一塊石碑,訴說記念館興建的原因、歷時及花費。
金城車站
金門的大眾交通運輸主要以公車為主,以山外、金城兩個車站做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公車大都以此兩站為終點接駁。到訪金門的旅客也能選擇搭乘公車遊覽名勝,台灣好行在金門分成四個路線,分別是A線-水頭翟山線、B線-古寧頭戰場線、C線-獅山民俗村線、D線-榕園太湖線,其中金城車站是A線、B線的轉運中心,山外車站則是C線與D線的轉運中心。民眾可以選擇搭乘不同的路線遊覽金門的觀光景點。
金城民防坑道
位於金門縣政府所在地的地下,連支坑道全長共2559.2公尺,現僅開放參觀約1285公尺,坑道狹小,牆上畫有軍人奮勇作站的壁畫,內部設有民防展示館、緊急救護站、砲擊聲光體驗區、黨部作戰指揮中心、庫房區…等,並展示舊時戰爭影片、簡介及導覽解說服務,坑道可通往縣政府、國民黨黨部、車站及銀行等地,於金門高中出口碉堡處設有金門出版區,供旅客停留休憩。
水頭碼頭
位於金門西南邊的水頭碼頭原為漁港,負責金門大小船運,2002年後水頭碼頭旅客服務中心建置而成,並接手小三通服務,成為金門最繁忙的客運碼頭,由此搭乘客船可至廈門的五通碼頭,天氣好時可由這裡眺望廈門景緻,亦可將機車牽上客船至小金門陸地。
北山播音牆(心戰牆)
「北山播音牆」為兩岸對峙時期用來心戰喊話的工具,分別設於北山、馬山各兩座,高約三層樓的水泥牆面向廈門,內部裝有48個大喇叭,據傳聲音可遠達至25公里之遠。
陳氏宗祠
陳氏為金門第一大姓,西元1900年於陳佐才等人倡議下,決議於後浦興建陳姓總祠。建築格局為二落大厝,建築正面門柱刻有對聯,樓房石雕裝飾細膩精緻,與山后海珠堂和王姓宗祠同為晚清成熟的建築作品。宗祠前方立有台灣商賈陳重光所捐建之四柱三開間的花崗石坊,更顯其陳氏宗族情誼。
古崗湖、古崗樓
「古崗湖」古崗湖原稱古坑,位於金門城東門外,是一座天然兼人工的湖泊,百燕南山、湖南山等名山圍繞周圍,湖畔有座雕樑畫棟的古崗樓。古崗樓建於民國五十三年,該區原為墓地,後因先總統蔣公喜愛此地,而拆除改建,並由莊武男先生負責興築而成,樓高三層,達16公尺,朱樑碧瓦,重簷迴廊,相當古色古香。湖西面的獻台山是發現明朝魯王疑塚處,名勝古蹟蘊於一處。
後埔16藝文特區
後埔16藝文特區原本中心僅為有著百年歷史的陳氏宗祠,於2009年經由陳氏宗祠與宗親們的支持,排除興建大型現代建築,以修復保存的方式保留在地原貌,並由金城鎮公所協助在古蹟之中注入文創產業,以藝文特區方式發展,特區內共有16間房子以L型分布,與其他文創商圈類似,特區內有各式特色小吃、簡餐、甜點、PUB及在地特色展示、Q版風獅爺、婦女權益促進會、藝術工坊等,已一年一標的方式不定期更新店家,讓到來的旅...
北鎮廟
北鎮廟位於金門縣金城鎮上,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寺廟宮供奉的主神為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又稱為「上帝公」或「北極玄天上帝」,中國自古以「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合稱為「四象」,玄天上帝即為北極星宿,因此大多建廟於鄉鎮的北方,而北鎮廟供奉之玄天上帝為後浦北門境的境主。
雙鯉溼地自然中心
「雙鯉溼地自然中心」位於古寧頭雙鯉湖畔,於民國89年正式啟用,中心內有展示館與綜合劇場。中心以介紹金門地區的自然資源為主,一樓以古寧頭地區的人文史蹟、文化景觀與地景演變歷史為主,輔以金門的地質、土壤、水文等資料,二樓與地下樓則是配合生態造景與聽覺,分別介紹樹林中鳥聲以及與水相關的生態,讓旅客聲歷其境、收穫滿滿。
燕南書院
根據史書記載,燕南書院為宋朝的朱熹所興建,因位於燕南山而得名,是金門最早的文教起源地,帶動了金門的文風繁盛,明清時期有不少的進士出身於金門,後來卻因為時間推移,書院年久失修、逐漸傾毀。民國97年,金門文化局確立燕南書院的歷史價值後,委託民間公司仿古重建,於101年年底正式開館。 燕南書院地勢居高臨下,可以鳥瞰整座金城鎮的美麗風光,書院前的廣場設置了一座仿古書卷的裝置藝...
明遺老街
明遺老街位在金城鎮北門遺址旁,全長約百餘公尺,配合昔日手推坂車的寬度,以石板條鋪設而城的街道,兩旁老市街訪較為低矮。相傳明太祖洪武二十年間,江夏侯周德興奉命建築金門城時,已開闢此條街道,為交通往來之要到,也是貨物交易的市場所在,有賣菜街的舊稱,昔日此條老街街住滿居民,後來漸漸遷往海邊與山上。明遺老街至今已有六百年歷史,殘存的門牌上寫有北門街,在老街街尾有一座造型特殊的洋樓,據說為黃姓習醫的住所,並...
後浦武廟
後浦武廟位於熱鬧的莒光路上,相傳興建於1652年,也就是明朝的永曆年間。廟宇建築材料以磚牆、平砌石牆為主,格局為二落大厝,裡頭祀奉關聖帝君。
金城東門代天府
「金城東門代天府」據傳始於明代,廟中主奉的境主池王爺,相傳是直接由馬巷「元威殿」分靈而來。初期主祀溫王爺,後適值池王爺代天巡守途經此地,溫王爺便力邀留下主持境務,共同庇佑子民。現今廟內主奉溫王爺(大千歲、二千歲、三千歲)、池王爺(大王、二王、三王),另外配祀有魏王爺、大舍爺、二舍爺、馬草王、白府廠官爺、哪吒、虎爺、福德正神等神明。廟宇曾於民國67年稍微修砌,復於民國82年再度重建成今日模樣,並於每...
金門振威第石敢當
「振威第」是清朝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原名為「提督衙」,後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被追封為振威將軍,因此後改名稱為「振威第」,距今約有200年的歷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現闢設為文物展示館,展示古寧頭常民生活文物、高甲戲服及李光顯臘像和事蹟之介紹。 「振威第」最大特色便是宅第屋後牆角的三座「石敢當」碑,石敢當為古時候設置於路口要衝之處,用來鎮煞避邪物的物品,有的會以獸形雕...
頂界十八間(頂界十八支樑)
位於前頭頂界,為佈局井然有序的傳統閩南二落大厝,由九棟大厝組成,為清乾隆年間,水頭與大陸經營南北貨等所得而返鄉集資而建,採排列整齊的梳式配置,應為金門地區現存最早之集體計畫性建築,現今雖略有殘破,但仍可見其華麗之感。
金門大學
「金門大學」獨立創校於民國92年,為金門技術學院,並於民國99年更名為金門大學。金門大學前身為高雄科學科技學院的金門分部,是為因應民國81年金門解除戰地任務後,設立大專院校以培養教育人才,提升學術文化水準。 金門大學校地新穎、環境優美,四周建築圍繞著大學池而建,校地綠意盎然、綠草如茵,大學池上建有小橋與涼亭供學生休憩,若來到金門旅遊不妨來大學池旁散步,除了可感染校園的...
蔣經國先生紀念館
為感念蔣經國先生對金門的建設與付出,以及他對於人民的關懷,在蔣經國逝世隔年,位於金門機場對面的「蔣經國先生紀念館」便正式揭幕,館內陳列蔣經國先生的雕塑像、言論著作以及照片集錦等文物,供民眾憑念。 「蔣經國先生紀念館」建築為傳統四合院,莊嚴且典雅,館外則有一條筆直的道路延伸至外圍圓環,兩側聳立著高大的行道樹,周邊遍植樹林,環境隆重而清幽。旅客來到金門可以來此參觀蔣經國先...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成立於民國57年,位於金城鎮往前水頭的路上,為金門縣農業試驗所附設的水產站。裡頭附設有珍奇異色海洋教育館展示、漁場養殖區、水族教育展示館、鱟魚的生態解說與影片觀賞、養殖魚類餵食秀以及水族相關DIY活動(魚拓、輕土相框、貝殼創意DIY等),民眾除了能對海洋的一般性認識,更可以深入了解活化石—鱟魚的生態與生長過程,還能在養殖池中看到成雙成對的鱟魚夫妻,體會到「成雙成對,至死不渝」...
閩王祠
金門王氏宗族的總宗祠,建於1909年,族長王廷恭為體恤各地王姓宗族分散各地祭拜而提倡興建,並親自前往南洋等地募款而建,整體建築由王挺之主導興建,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採硬山擱檁式構造,黑色與灰色共構的外牆為金門宗祠的標準建築外觀,內牆則設置壁畫及文字,述說王姓先祖的歷史故事,並掛有一紅色匾額,寫上「砥礪品德、篤行孝道、敦睦親族、效忠國家」四句以警惕後人。
南山聚落
聚落朝向坐西南朝東北,面相雙鯉湖,而有「雙鯉風水」之稱,位處中央的雙鯉湖隔絕南山北山,李氏居民便於此地開墾,李氏兩大宗祠皆設於南山,分別為大宗祖厝、六房主厝及西林祖厝。
珠山聚落
村民皆姓薛,聚落形成迄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因村民多僑客,曾為金門全導消費能力最強、教育水準最高的村莊。村落周圍環山,中央則有座大潭,村內所有建築皆面向大潭,建築群以薛式宗廟為中心,兩旁建有古式洋樓,沿著紅磚步道尋訪,可盡覽珠山之美。
北山斷崖
「北山斷崖」猶如一面紅色高牆矗立在古寧頭北方海岸,地形險峻,海岸線上設滿成排的反登陸樁。民國38年古寧頭大戰時,國共兩軍對戰56小時,最後在此結束,並取得最後勝利,也使此地成為重要的戰略要地。
古龍頭水尾塔
「古龍頭水尾塔」位於金寧鄉的古寧國小南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創立於乾隆32年(西元1767年)。古龍頭為一個血緣部落,居民大都姓李,早在明成祖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李氏祖先(李應祥)就在此開基,後來祖孫綿延,而形成古龍頭大族。 古龍頭因為有港澳,土地又適合耕作,居民安居樂業,但金門島上科舉鼎盛、官宦輩出,卻唯獨古龍頭一村終無顯赫之人致仕,有一說法認為古寧灣澳的潮...
金門國家公園
金門國家公園位於台灣金門縣內,沿個台灣海峽前線分為六區,分別為金門島中央的太武山區、西北古寧頭區、西南古崗區、東北角馬山區、東南復國墩區,以及烈嶼(俗稱小金門)的烈嶼島區,總面積為5745公頃,占了金門縣總面積超過四分之一。 金門國家公園是首座位於離島的國家公園,更是首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與戰役紀念為主,並且兼具自然資源保育功能的國家公園。金門人文史蹟相當豐富,從明代...
靈濟古寺(觀音亭)
「靈濟古寺(觀音亭)」原名觀音亭,相傳肇創於唐貞元年,為金門第一古剎,距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宋景炎二年修葺,後毀於元代;而後又經過幾次闊建。清道光四年(1824年)12月間,寺旁失火延及寺亭,佛殿內忽湧靈泉引灌,寺乃無恙,後由地方人士倡議重修,於是改名靈濟古寺,以記這段「靈泉普濟」之事。民國五十三年,釋惟德主持鳩資修建,並於二樓增建鐘鼓樓,而成今日之規模;廟內主祀觀音菩薩,是老街極富盛名的廟宇之一...
李光前將軍廟
李光前將軍廟位於金寧鄉西浦頭,建於民國40年至42年期間,祀奉古寧頭戰役中壯烈犧牲的李光前團長,是當地相當靈驗的廟宇,香火鼎盛。 李光前為湖南省的平江縣人,民國38年9月升為第14師42團團長,在同年的古寧頭戰役中帶領部下奮勇殺敵,卻因為炮火猛烈而壯烈犧牲,之後地方百姓便在其殉國處建廟立塑像,供奉李光前將軍為主神,並祀奉一同殉國的烈士姓名牌位,成為地方守護神。 ...
湖下一營區
「湖下一營區」又稱為「W-027據點」,位於烏紗頭南山林道入口處旁,是早期兩岸攻防的重要據點。1986-1988年間,以當地花岡岩混以鋼筋水泥建造,內部坑道完全採用手工人力開鑿而成,當時日夜趕工還引來對岸夜間偵搜,建造時不僅要加強戒備,不時使用50機槍做驅離射擊,甚至還在四周佈下釘板裝置做為防護,過程相當辛苦。 戰地任務結束之後,營區也逐漸荒廢,後來經過金門國家管理處...
金門酒廠
金門酒廠聞名已久,幾乎所有遊客到金門都必到此處一遊;酒廠內提供有導覽服務,遊客可以藉此了解製酒過程,更有販賣酒品及品酒,送禮自用皆相宜。
金門鎮總兵署
原址為盡是許獬讀書之地,清康熙年間將總兵署遷移至此,經擴大改建成為現今的規模。民國成立後,曾先後做為辦公處所,後經規劃修復,內設有正堂、貯糧庫、官廳和案牘祠…等,為四進兩廊式的四合院建築,前有寬闊的廣場,形制保留完整,民國80年經公告成為第三級古蹟,也是台閩地區格局保存最為完善的總兵衙署。
古寧頭戰史館
古寧頭戰史館建於民國73年,位於金門西北部,古寧頭戰場故地,此館之設立是為緬懷當年勇敢保衛金門將士們的犧牲精神,當時戰況慘烈,金門將士們努力不懈捍衛金門的精神,後人紀念。 「古寧頭大捷」之歷史過程於館中所展示,館內陳列當時作戰之武器、戰時文件、作戰指揮的照片等,且提供「古寧頭大戰」影片供遊客觀賞緬懷。
翟山坑道
「翟山坑道」位於金門縣古崗村古崗湖東南方,全長有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水道呈A字形。是民國五十年為了因應戰爭的所需而開挖,全程由人工開鑿,共耗時五年才完成,戰爭期間提供登陸小艇搶灘運送補給用,坑內還設置有停靠碼頭。民國87年7月正式開放,並成立翟山坑道管理站,來到金門千萬不能錯過這樣的戰地風光。
乳山遊客中心
「乳山遊客中心」位於金門航空站前,為一棟兩層樓的建築物。遊客中心一樓為商店區與餐飲區,提供遊客們來使休憩;二樓則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金門的在地植物與動物之間的互動關係,共分為植物世界、鳥類區、潮間帶區、湖底世界及鯨豚區五區,讓遊客來此可以探索金門生態奧妙。
金門藍晒圖
位於金門金寧鄉中堡內,中堡5-2號民宅牆上,原本即為撞球室的民宅,在撞球歇業後多年,經由畫家以藍色為基底將整面牆呈現出藍晒圖風貌,彩繪主題為當年撞球室的模樣,除了中央的撞球桌外,也繪出室內的結構與擺設,充滿回憶的氣息,寬闊的彩繪也讓旅人可與壁畫互動,房屋的角落也躲有小貓與帥氣的成人撞球模樣,值得喜愛彩繪村的旅人前來探訪。
金寧鄉風獅爺
金門從每年的十月至隔年的三月,長達有九個月的時間是風季,風速高達每秒四公尺以上的東北季風使得居民深受其害,因而隨著時間演變而發展出風獅爺信仰,當地居民相信風獅爺石像能夠有鎮風煞、祭煞、護風水與克制蟻害等作用,因此大部分的風獅爺都會擺設在村落的風口,面向東北方向。 根據金門縣政府統計,全縣現存的風獅爺共有68座,金寧鄉的數量為第二少,共有8座,最少為金城鎮的6座。
浯江書院
金門地區僅存的書院,乾隆年間由黃汝誠先生捐資改建,包含有儀門、講堂、廂房等建築,後由鄉人集資興建朱子祠祭祀朱熹,藉以感念期教育金門之功。光緒30年浯江書院曾改制為小學堂,後做為官方辦公處所,歷經幾度翻修,仍保有傳統形制和木造架構,其中朱子祠被列為國定二級古蹟。
茅山塔
茅山塔在明代時曾與文台寶塔、倒影塔為航海標誌,後受戰火波及摧毀,金門縣政府為重現當年的三塔風光,特地在原本的位置依照原貌重建,以花崗岩塑造出巍然的新樣貌。塔邊設有步道可供健行,步道蜿蜒穿梭於綠林與巨石間,塔旁設有觀景平台,可讓遊客俯瞰美麗的景色,並能遠眺后豐港、建功嶼及金城市區等。
金門慈湖
慈湖位於金寧鄉,靠近古寧頭,築有長堤可防敵軍入侵,也有120公頃的養殖池,是結合國防和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另外,此處至目前已發現近二百種鳥類,因此亦是重要的賞鳥地點。
金城海濱休閒公園
原為堆置垃圾之地,經縣府歷時三年整治後,成為結合親水、濕地、紅樹林的海濱休閒公園。沿著公園堤岸設置賞景步道,可欣賞浯江溪口的潮間帶及紅樹林。生態豐富多元,內設有說明板,解說植物、土壤、水質等生態解說。周邊的海域是鷸科鳥類最大的渡冬區,可見紅嘴鳥、赤足鷸…等鳥類。
建功嶼
「建功嶼」面積約500平方公尺,扼浯江溪出海口,有如水手矗立船頭,地形險要特殊,有「浯江溪口的衛兵」和「董嶼(擋嶼)」之稱。漲潮時與金門本島隔海相望,宛若海上一顆明珠,古稱「珠嶼」;退潮時與本島相連。 清末民初此地曾被做為痲瘋病人隔離的場所,也被稱做「麻瘋島」。民國38年後為防止共軍從此進入於是國軍開始在此構築防禦陣地、部屬官兵,並於鹽分極高的礁石間填土灌溉、栽種樹木...